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要求,将微党课学习成果与科研管理工作深度融合,科技开发处党支部严格按照省委教育工委部署及校党委部署要求,从9月12日至10月17日,分阶段组织部门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三次主题课程,以理论学习赋能科研管理服务提质增效。
把握教育“三大属性”,锚定科研育人方向。9月12日16:00,科技开发处党支部集中收看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《深刻把握教育三大属性,谱写教育强国时代新篇》。课程中,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等四所高校师生党员围绕教育“政治属性、人民属性、战略属性”的解读,尤其是“战略属性谋篇布局”的内涵阐释,引发部门党员干部强烈共鸣。学习后,大家结合科研项目申报、科研平台建设等工作展开研讨,明确要将“政治属性”融入科研方向把关,优先支持服务国家战略、契合区域发展需求的科研项目;以“人民属性”为导向,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,让科研工作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大局。
强化思政引领,探索科研与思政融合路径。9月19日16:00,科技开发处党支部跟进学习示范微党课《为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凝聚强大的思政引领力》。在浙江大学、吉林大学等高校师生党员分享“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”“拓展实践育人空间”等内容后,党员干部结合科研管理职责展开专题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科研管理工作需强化“思政 + 科研”融合意识:一方面,在科研项目评审、学术活动组织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,引导科研人员树立“科技报国”理念;另一方面,依托科研平台搭建实践育人阵地,鼓励师生科研团队在重大科研任务中锤炼品德、增长才干,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科研后备力量。
践行民生属性,提升科研服务保障效能。10月17日16:00,科技开发处党支部集中学习示范微党课《提升民生保障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》。北京师范大学、西南大学等高校关于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、推进教育公平”的实践案例,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。党员干部围绕“如何以科研服务提升民生保障力” 展开深入交流,明确后续工作重点:简化办事流程,为师生科研人员提供更高效、便捷的服务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”的初心使命。(供稿:李会云;审稿人:吴德强)
